欢迎光临伟德中国网址!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
 
供水新闻

山东:水资源匮乏大省的节水努力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次数:478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的目标
  谈及山东省水资源,一组数据不得不提:以占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了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养育了全国7%的人口,支撑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固然,山东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很高,但山东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逼近极限是不争的事实。
  山东省水利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山东水资源严重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仅有303亿立方米,人均33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如何突破水资源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成为山东省水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山东省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脆弱三大水问题,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山东水利厅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控制总量
  促进用水方式转变
  《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依据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了各市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根据该办法,山东省今年年度用水控制指标确定为267.15亿立方米,2011—2015年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核定为292.51亿立方米。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严格把好三个关口:一是把住用水总量关,超过区域用水总量指标的新增取水一律不予审批,对违法许可、非法取水的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二是把住用水效率关,未完成年度用水效率考核的相应核减下一年度用水指标;三是把住纳污容量关,使造成水体污染者付出相应代价。”山东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朱振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控制区域用水总量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朱振安说,目前,山东省已初步形成了“以供定需”、“一控双促”的倒逼机制。即通过控制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用水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多措并举
  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去年以来,山东省狠抓定额管理,相继颁布了9大重点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饮用水企业产水率等地方标准,严格按照定额对取用水户实行计划管理,有力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
  资料显示,目前,山东省万元GDP取水量下降到72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少用137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5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少用101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实现了增产增效不增水的目标。
  另外,山东省在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的基础上,狠抓改革创新,促进长效机制形成。为改变水资源分割管理的状况,山东省强化了对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和外调水等各类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了《山东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今后10年山东省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翻一番。
  “办法规定‘定额内讲公平、超定额讲效率’的原则,定额内用水实行基本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收水资源费,可以形成发展节水型经济的价格导向机制。”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杜贞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
  “而在制度保障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据朱振安介绍,去年山东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查处了1500多件非法取用水案件,查封非法自备井3700多眼,为制度实行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
  山东省水利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1946伟德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