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吉林市,下同)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1月2日,记者在市水务集团公司了解到,截至2009年10月末,该公司已成功用140个设备先进的集中加压泵站取代了原有的970个存在脏、乱、差、破、小等情况的二次加压泵房。自此,我市46万户居民的用水保障度再度提高。
“这些泵站除少量未改造和正在改造的以外,大多已按二次供水规划改造成了规范、标准、无人值守、24小时连续供水的现代化花园式泵站。”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这标志着我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这位负责人说,为了给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画上圆满句号,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造、撤并力度,把这些二次加压泵站改造为120个左右的标准区域集中加压泵站。具体思路是:将地域相近的小泵房本着取中取大取优的原则进行撤小并大;以新建小区、新建城区的新建泵站为依托和契机,将其周边老、旧、小、破泵站及可并网泵站进行并网;对于供水区域确实偏远、情况特殊暂不具备条件撤并的将予以保留,在原基础上进行整修改造,使之成为标准化、规范化、无二次污染、可节能降耗24小时连续供水的集中加压泵站。
据统计,我市原有二次供水加压泵房总量达到970个,但只有少部分泵房归该公司维护管理。由于产权不明晰等原因,产权单位不作为、互相推诿扯皮、弃管现象时有发生,小区内管网和泵房常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致使泵房的水箱得不到及时清刷,二次污染较为严重,居民用水受到影响。
在此背景下,我市于2003年启动了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计划用75个区域加压泵站取缔这些分散的二次供水泵房。市水务集团积极克服资金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自筹资金、分期操作,使这一涉及国计民生、企业形象、企业效益、社会用水安全的大事逐年推进,现已初见成效。
“经过改造后,除采用先进的无负压装置外,个别存在水箱、水池的集中泵站都能坚持每年固定两次的清洗制度,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用水保障度。同时,新建的集中加压泵站都安装了变频调速系统,实现了24小时连续供水,取代了原有间断性供水,极大地节约了电费支出。”该公司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