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伟德中国网址!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
 
供水新闻

重庆"建管分离"二次供水模式埋病根 20万人饮水无保障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7  来源:华龙网  浏览次数:448
  华龙网7月26日14时讯(阳光重庆记者徐兴渝)  重庆是一座山城,依山而建的高层建筑十分普遍,因此,二次供水量特别大。据重庆市二次供水公司统计,仅主城区就有45万户、180万人需要二次供水,相比于原水供应,二次供水的水质更容易被污染,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备受市民的关注。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小区现状:水质差水费高
  “每个月我们都要多缴几十块钱的水费。”位于沙坪坝新桥三陵雅园小区的业主黄女士向记者抱怨到,3月份,整栋楼用了685吨水,可总表却有2164吨水,超出1479吨,每家多缴41元。业主们都很气愤,找物管协商了好几次,一直没办法解决。
  据了解,该小区是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还不到10年。可今年以来,业主们发现,家里自来水的水质越来越差了,水有脏又黄。在三陵雅园小区的顶楼,记者看到了二次供水的水箱,是采用玻璃钢材质,已经老化。“水质变黄,有异味,估计是小区供水管网的老化锈蚀造成的。”重庆市二次供水公司维修部工程维修员表示。
  此外,融侨半岛云满庭的业主们也反映,小区使用的二次供水名义上是一户一表,可实际上开发商仍然设有总表,是所谓的“总表下的一户一表”,每个月都要公摊不少水费。
  记者从重庆自来水有限公司了解到,重庆主城各小区的总水表有6万多块,背后的用户难以计数。在他们接到的投诉中,通常水费是5元/吨,最高的是11块/吨。
  自建自管埋下“病根”
  为什么二次供水领域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庆市二次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侯淳直言,二次供水领域问题众多,其根本原因是二次供水设施实行建管分离。
  据悉,2005年以前,重庆的二次供水主要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自建自管的模式,按照这种自模式,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一般由开发商负责,后期的运行管理由物管公司负责,这样一来,供水设施往往在开始建设时就种下了“病根”。
  “大多数小区开发商在建设的时候为了节约成本,不会用高标准的材料。” 侯淳说,在后期运行管理中,物管公司也缺乏专业的维护管理,一般只配备水电工,对供水设施进行管理,这样就造成老百姓二次供水的水质得不到保证。
  
  记者了解到,在水费方面,自建自管采用的是“据实分摊”这种收费模式,业主们不仅要分摊总表的差额,还要承担二次供水这套设备的运行成本,因此,实际使用的水量和缴纳的水费差距很大。
  51%二次供水用户实现建管合一
  建管分离矛盾这么多,如何解决呢? 
  据介绍,2004年开始,重庆二次供水公司实施建管合一的运行机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5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水质事故或者投诉事件。目前,二次供水公司的客户有25万户,100多万人,约占主城区二次供水总用户的51%。
  既然有更为专业的重庆市二次供水公司可以全部一劳永逸的负责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但为什么一些新开发的小区仍然在采用传统建管分离的供水模式?这其中自然是出于成本上的考虑。
  “目前主城区主要有3家二次供水设施的安装公司,只负责安装供水设施,不负责后续管理,因此,在安装时使用设备、材质上,差异非常大。”侯淳说,同样是供水,为了考虑今后长期的维护管理,要在分水的地方设置阀门,还要形成环网。这样一来,二次供水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价格高30%到50%左右。
  正是由于这种成本上的巨大差异,许多新建住宅小区仍然在沿用传统的二次供水模式。
  据介绍,在很多小区,虽然开发商在商品房合同中承诺会安装一户一表,而事实上都是所谓的“总表下的一户一表”,业主们不能通过水务公司发放的水卡进行缴费,水费也是通过物管公司抄表,再加上总表与各分表间的损耗分摊计算出来的,价格浮动很大。
  人大代表呼吁从立法层面规范
  针对存在的问题,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城建工委主任张扬呼吁,应该从立法层面加以规范,要修改二次供水管理条例,特别是其中有一条,取消二次供水的行政许可。
  那么将建管合一交给二次供水公司,是否存在垄断?重庆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周林军表示,评价是否垄断,不能只看形式,要看效果,垄断是不是最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了实惠。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1946伟德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