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2年的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实现“存得住,旱时用得上”的目标,使大石山区群众的饮水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全面解决因干旱需要送水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50万人以上,其中今年要解决33万人饮水困难问题。这是记者在6月18日召开的全市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工作汇报会上了解到的。
去年8月以来遭遇的历史罕见旱灾,导致百色市120万人饮水困难,其中依靠各级政府组织送水的困难人口达37万人。旱灾凸显出百色市大石山区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严重不足,抗旱能力弱。这次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范围覆盖全市12个县(区),突出解决当地无供水设施或供水设施不达标的村屯群众饮水困难。大会战将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水厂扩网工程、自流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引蓄结合工程以及家庭水柜。在水源可靠、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兴建集中供水工程,配备必要的净化消毒设施,尽量供水到户。管道安装到房前屋后,入户水管和水表等由群众自筹解决。在没有家庭水柜或家庭水柜容量不足的地区,新建一批家庭水柜,水柜人均用水标准为60至80升/人/天,满足5至6个月用水需要,即按人均15立方米容量控制。大会战实施时间为2年,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2010年4月开始,家庭水柜项目要求7月底完成,其余项目要求9月底完成。大会战计划项目共28000多处(个),其中新建家庭水柜27000多个,新建扩网工程50多处,建设自流引水工程590多处,建设提水工程240多处,建设引蓄结合工程190多处。
会议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负其责,周密部署,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大会战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副市长王健就全市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工作作了部署。(记者 许忠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