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C1标段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6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改造部分水厂;建设改造凤山片区、碧里乡、松山镇等3个乡镇15个村的管网及泵站;新建碧里乡牛澳及中房镇满盾2个偏远乡村供水工程。截至目前,罗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C1标段累计完成形象投资约1.3亿元,管道建设约150公里,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预计2024年上半年可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农村饮水品质,惠及2.8万农村居民。
▲供水分区图
永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总投资为11.32亿元。按规划,永泰县划分为15个集中供水分区及一个独立村庄供水分区。其中,集中供水分区新建11座规模化水厂,改扩建9座规模化水厂;独立村庄供水分区包含184个独立供水工程,其中新建规模化水厂3座,新建200吨及以下净水站共计181座。合计新建取水堰5座,新建取水井1座,新建输水隧洞3.35公里,新建输水管道63.39公里,新建提水泵站8座,新建配水管网总长度683.81公里,加压泵站5座。
现永泰县城投实业集团已成立永泰县川泽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主体,按区域分阶段实施招投标建设,目前计划分为4个区域进行分期分批设计,分别为:城关片区(包含樟城、城峰、富泉、岭路、清凉)、葛岭片区(含葛岭、塘前、白云、丹云、红星)、嵩口片区(含嵩口、赤锡、梧桐、长庆、盖洋)、大洋片区(含大洋、洑口、霞拔、东洋、盘谷、同安)。
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的修编、发改立项批复等工作。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先行开工建设条件相对成熟的同安三洋片区水厂、洑口乡水厂及涉及移民的5个乡镇(赤锡、梧桐、白云、大洋、富泉)。
关停老旧水厂,推进供水一体化,闽清县以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实干实绩作为践行开展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记者昨日获悉,闽清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已完成投资5.5亿元,约占规划总投资的91.2%,立户安装约5.9万户,受益人口达23万人,全县已形成“规模化+单村”供水格局。
位于南部片区,坂东水厂是闽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日前已经完成扩容改造,日供水能力从2.5万立方米提升到5万立方米,覆盖12个乡镇。此次扩容充分利用了高程优势,源头采用水库重力进水方式,出厂采用全重力供水方式,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闽清县从2019年起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目前,全县共有坂东水厂、东桥水厂两座规模化水厂,并实现标准化管理。下祝、雄江、桔林的集镇水厂正在加快推进规模化建设,未来将覆盖其镇区,其余高山村水厂也将加快提升改造工作,以实现一体化单村供水模式。
“规模化水厂供水,水质水量有保障,这是大势所趋。”闽清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同水质、同服务”的供水目标。同时,重点对缺水严重、管网受损严重的地区优先进行管网建设及户表改造,实现供水到户,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提高城乡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饮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闽清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闽清县一直致力于做好农村饮水安全治理工作,不仅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还通过强化管理体系、强化运行监管等举措不断提升饮用水质量。
▲(南通镇应急水厂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热火朝天忙施工•程钊/摄)
根据规划,2024至2025年闽侯县将继续实施建设南通水厂、县城第三水厂、雪峰水厂、超山岭水厂,改建上街清源水厂,提升改造81个偏远山区独立供水工程,升级引入数字水务信息化系统1套。预计到2025年,闽侯县规模化供水范围将覆盖194个村居委,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93.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7%,全县受益人口将达112.4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