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伟德中国网址!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
 
供水新闻

住建部大消息!近5000家企业迎利好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18  浏览次数:242
 据新华社消息,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未来,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2024年,我国将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近5000家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住建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地下管网包括城市范围内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目前,全国城市的供水管道长度达110.30万公里,排水管道长度91.3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98.04万公里,供热管道长度49.34万公里。

 

  公开资料显示,地下管线被称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与城市运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但凡出现老化、破裂、堵塞等问题,就要对马路“开膛破肚”,影响居民生活。而非开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破损管道提供了“微创”诊疗。不挖路、不封路,一夜之间就能修复破损管道。

 

  据业内人士推测,若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则有望为近5000家相关企业183.65万从业人员带来更多机会。

 

  从各地公布的改造计划看,四川成都2024年将重点推进主城区1157个非住宅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治理。北京计划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供热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云南力争在2025年底前更新改造燃气管道3万公里以上。

 

  频频出台政策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此之前,针对城市地下管线,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不少政策。

 

  2023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此外,2023年12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将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县级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要达到80%,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启动100个左右城市、1000个以上易涝积水点治理。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1946伟德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