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水资源监管水平
为健全水资源保护制度,强化组织领导,薛城区成立区长任组长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水资源供需精细化管理体系。先后出台《薛城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薛城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强度;高标准编制完成《薛城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等规划,科学测算行业水资源定额需求,实现了用水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强化精细管理,提升取用水管理水平
薛城区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开展“水资源+”行动,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司法”协同工作机制,对全区取水口统一制作、安装标识牌、机井码,及时对取水证到期情况、取水超计划超许可进行提醒,形成完整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取水设施管理水平。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水资源集约节约网格员制度,加大取用水监管排查力度,有效解决水资源执法力量不足问题。今年以来,共检查用水户800余户,封填非法自备井15眼,有效保障了取用水规范。深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大水资源税“数字化治理”创新应用,在全区范围内新建和改造取水远程在线监测设施55户,依法征收水资源税2000余万元,切实提升水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强化开源节流,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
薛城区加快推进何庄水库、黑峪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用好地表水、留住过境水、节约地下水。目前,已争取南水北调用水指标1000万立方米、水系连通微山湖用水指标1200万立方米、微山湖农业灌溉指标2360万立方米,全区客水调水能力达8078.5万立方米。全面开展地下水置换,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作用,完成590万立方米重点企业、700余万立方米农村供水工程地下水置换;实施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完成31个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管网漏损率降至9.88%。新建再生水回用管网项目,铺设管网35公里,有效保障工业园区、高耗水企业再生水配置利用需求,年节约优质水源近450万立方米。实施河湖库水系连通、引湖入薛等项目,全区22条骨干河道实现“河河有水”,逐步构建起“一站四轴、三纵五横、水美薛城”的现代生态水网格局,实现区域内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全社会宣传合力
薛城区以水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坚持把公共机构、企业、学校、小区等载体建设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发挥引导作用,树立模范典型,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市级节水载体29家、省级节水载体24家、省级节水标杆2家,今年投资200余万高标准建设省级节水教育实践基地1处。大力开展节水公益宣传、水情知识普及等宣传教育活动,组建节约用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节水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不断增强群众节水意识,营造“全面节水、全民节水”的浓厚氛围,促进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