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毕节市饮水工程的建成和工程管护机制的有效运行,村民们摆脱了用水的艰辛,用上了“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十三五”以来,大方县共实施1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总投资2641.4万元。今年,总投资为1290万元的大方县云龙山、新街、倒华冲、九股水、大消洞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陆续竣工验收,为大方县农村供水和乡村振兴用水提供保障。
探索建立管护机制
近年来,毕节市探索建立有偿用水、计量用水、错峰供水、应急供水“四个用水”管护机制,破解农村饮水安全难题,实现群众饮水安全有保障。此项工作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通过省政府《政务内刊》发各市(州)学习借鉴。毕节市水务局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扶贫先进单位”,纳雍县水务局被水利部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投资持续工程见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936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5217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719处,共覆盖815.65万人。同时,实施了金黔大型灌区和宋官、红旗、松平、草海、金东等19处重点大中型灌区项目,总投资2.395亿元,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8.24万亩。中央和省级投入18.91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556个,解决和巩固提升278.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投入2.42亿元升级改造小水窖2.9万口,惠及农户2.95万户。农户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已达到脱贫攻坚“饮水不愁”标准。
制度保障饮水安全
为着力提高工程管护水平,毕节市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方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办法(试行)和农村供水保障“八项机制”的通知。按照农村供水保障“八项机制”工作要求,市水务局开通全市统一的农村供水保障服务电话,同时设置3名专职接线员负责24小时接听,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供水问题。此举打破了群众诉求壁垒,建起便民惠民“连心桥”,破解了农村饮水安全难题。
“水龙头安在家门口,随时开,随时用。水很甜,日子更甜……”毕节市广大群众尝到了幸福的甜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