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务年报显示2021年度合并净亏损10.55亿元,业绩首次由盈转亏,报告期内债务违约总额56.16亿元;而另一边是总额高达132.11亿元的服务特许经营安排及合约资产下的应收账款。
疫情反复,加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等多重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从上游直接传导至云南水务,导致其利润急剧下滑。报表显示,云南水务上一年同期为盈利3.41亿元,同比减少409.2%。公司合并流动负债超过合并流动资产193.6亿元,其资本性支出承诺金额119.64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年服务特许经营权安排下的应收款项约人民币65.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1.91亿元,增幅约22.5%。增幅主因是由于报告期 内原在建项目转运营所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而当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传导到云南水务后,造成其收入端大幅波动,打乱了其回款节奏;而公司大量在建项目涉及民生、环保基础设施,投入端无法按下暂停键,导致债务违约。
“表”显尴尬 云南水务首遇亏损
云南水务官网显示,该公司作为省属国有环保企业,承担着保护云南生态环境的重任,其业务包括综合水务和固废处理两大板块,在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发布的“2020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中排名第13名。
公司向客户提供定制及综合的供水、污水处理及固废处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及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服务,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供水、固废处理、建造及设备销售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水务相关项目(包含以下污水处理项目、供水项 目及其他业务分部中的所有水务处理相关项目)的日处理总量约为6,365,200吨。固废处理相关项目(包含以下固废处理项目及其他业务分部中的所有固废处理相关项目)的年处理总量 约为4,081,900吨。本集团水务及固废处理体量总体保持稳定。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水务特许经营污水项目共134个,包括7个BOO项目、 69个BOT项目、2个TOO项目、27个TOT项目、 1个ROT项目及28个市政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云南水务特许经营供水项目共67个,包括15个BOO项目、35个BOT项目、11个TOT项目及6个市政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业务已扩展至山东、浙江、新疆、广东等全国26个省份、直辖市,并已辐射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地区。
在主营业务上,云南水务属于中国领先的城镇综合环境服务商之一,而公司主要采用建设—营运—移交(BOT)、建设—拥有—营运(BOO)、移交—营运—移交(TOT)、移交—拥有—营运(TOO)、建设及移 交(BT)、设计—采购—施工(EPC)、改造—营运—移交(ROT)、营运及维护(O&M)及持牌运营等项目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云南水务业务模式和国内多数环保企业一样,遇到的困境也基本一致。其作为云南省属企业,必然承担云南环保产业投资的重任,也必然持有大量政府公共项目,这些项目回报周期长,收益稳定。但此类资产多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其特点就是资产流动性较差。所以将其放入上市公司评估架构内,报表数据会很难看。
通过近5年的数据可以看到,云南水务资产总额从2017年191.00亿元,上升至2021年报告期末 484.26亿元。但其中流动资产没有发生大的变化,2017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80.00亿元,截至2021年报告期末79.63亿元,5年来公司流动资产波动仅为20.00亿元左右。
截至2021年末,云南水务总负债408.27亿元,净资产75.98亿元,资产负债率84.31%。而公司流动资产仅有79.63亿元,而流动负债273.23亿元 ,占总债务的67%。
大股东出手 多渠道纾困
资产受限比例过高的尴尬一直困扰着云南水务这样的环保企业,特别是近两年受到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环保企业普遍遭遇困境。而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环保市场的供给减少,公司固废处理收益总额从2020年13.46亿元降至2021年7.55亿元,而污水处理收益总额从2020年52.87亿元降至2021年33.87亿元,建造及设备销售收益总额从2020年 19.13亿元降至2021年1.86亿元。仅此3项云南水务收益就减少了42.18亿元。加之防疫消毒物资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公司运营成本有所增加。
资产受限比例过高,金融机构贷款的集中到期,加之营收下降,对云南水务形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对其还贷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但作为地方政府推动城市综合服务的重要抓手,云南水务正持续获得政府及控股股东的支持。
年报显示,云南水务已采取若干计划及措施以纾解流动资金压力及改善其财务状况;以及对金融机构的若干延迟还款进行补救。2021年12月31日,来自云南康旅集团的借款为人民币43.66亿元 元,其中人民币43.03亿元被分类为非流动。此外,为便于云南水务在本年度发行永续债,云南康旅集团已向债券持有人承诺在特定情况下购买公司人民币16.22亿元的永续债,并提供云南康旅集团若干物业作为担保。此外,云南康旅集团亦致函本集团,同意自2021年12月31日起向本集团提供长达18个月的财务支持,并将采取措施使本集团有足够的营运资金来履行其到期负债和义务并继续开展业务。
2022年3月,公司向直接控股公司云南省绿色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取得借款人民币9.90亿元。从云南康旅集团的附属公司取得借款人民币2.12亿元,用于赎回到期债券,偿还部分借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公司债券为人民币8.53亿元,债券持有人可于2022年3月行使提早赎回权,其中人民币5.77亿元已由债券持有人行使并由云南水务赎回,而余下人民币2.76亿元的债券持有人并无行使赎回权,此余额将于2024年3月前到期偿还。
备用资金方面,截至2020年末,公司银行授信总额达328.49亿元,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为125.79亿元。保持了较好的财务弹性。
公司将续新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若干未承诺循环贷款融资并按计划获得新融资,从银行获得未承诺项目贷款融资,可提供最多人民币55.06亿元的融资,以支付自2021年12月31日起未来12个月的部分应付建筑成本和承诺资本开支。公司已启动获取新项目贷款的程序,为现有及新增特许经营项目及建造项目提供资金。
除以上措施外,云南水务正推进剥离若干特许经营及建造项目,积极寻找战略投资人,以降低债务压力的同时获得部分现金回流,保障公司营运资金。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各项措施的启动,云南水务2022年将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到期债务的兑付以及公司运营需求。同时,经过此番资产和债务结构的调整,云南水务流动负债将大幅下降,债务结构与产业结构将更趋合理。
借机梳理债务结构迎转型红利
云南水务主要从事城镇环境综合服务的运营商,是云南省唯一一家提供城镇环境综合服务的公司,也是为中国少数几家将业务成功扩展至海外的城镇环境服务综合运营商,本集 团的海外业务主要在东南亚地区。公司业务链上有城市污水处理、自来水及原水供应、河道治理、固废处理等项目的良好往绩。本集团的主要业务板块包括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之投资、建设及管理服务、设备建造及销售以及其他环保相关服务。
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是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我国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尽管近年来中国环保行业面临诸多困境,但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云南水务作为全国领先的城市综合服务商、环保企业,将在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尽享红利。
2021年是中国“双碳”元年,国家密集出台各项减污降碳的相关法律法规, 从土壤污染防治到固态废物污染防治,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范围与内涵,有利于未来进一步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推动构建新的环保发展新格局。
年末,《“十四五”时期 “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出台,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水务拥有24个固废处理项目,年处理总量约4,081,900 吨, 11个年处理量约1,895,300吨的在建项目,其中包括2个年处理量总共约900,800吨的市政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2021年以来,水务行业政策红利的继续释放,加剧了行业竞争,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受到行业重视。2021年以来,水务行业几大热门领域倍受重视:一是水务智慧化转型,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水务行业的智慧化升级势在必行,水务智慧化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分散地区、村镇地区的水务处理需求,成为未来必不可少的行业技术;二是污泥无害化处理,随着污水处理的普及,污泥处理量大幅增长,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加强,加快减量化的处理技术受到行业重视,未来将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三是农村水务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之一,与城镇相比,我国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未来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
随着疫情进入尾声,政策红利云南水务提质增效,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扩大,释放了云南资源红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水务拥有特许经营污水处理项目共134个,日处理总量约为3,553,400吨;拥有供水特许经营项目67个,日处理总量约2,449,100吨。
2022年,云南水务将继续围 绕“水务+固废”两大主业,全力以赴做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尤其是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审慎拓展优势项目,降低金融性财务杠杆,重点关注固废综合处置、污泥碳化、农村供排水一体化、智慧水务等方面的市场机遇,使公司核心业务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