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目前机井信息缺乏动态更新机制,既不能全面掌握取水量数据,又缺乏对机井户进行社会化监管的智能手段,北京市水务局结合智慧水务1.0建设,基本完成机井码编制和小程序开发工作,目前正积极推进全市范围的机井二维码贴码、机井管理系统开发等工作。“有了二维码的机井就相当于有了‘身份证’,只要微信扫一扫,即可显示产权单位、许可取水量、成井时间、取水用途等信息,便于进行信息查阅和社会化监管。”市水务局地下水处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机井编码共有32位,由水务对象编码、长度编码、行政区划码、流域代码和身份代码组成,是在北京城市码的基础上编制的,也是规范机井设施的唯一标识信息。同时,市水务局开发的机井管理小程序具有信息查询、填报和违规行为举报等功能,机井户可通过小程序按月填报水量信息。
市水务局正在推进的机井管理系统,将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全市机井取水态势综合研判和机井管理问题智能识别等功能。地下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明年1月,可通过自动远传和扫码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掌握全口径的机井取水量数据,机井管理将进入精细化、数字化管理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