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暨市通过“县级统管+镇村协管”模式完善农村供水管理体制,逐步推进千人以上重要供水站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农村饮用水“标准建、专业管、用得好”。
一是县级统管促管理提质。诸暨市因地制宜制定了标准化统管运维模式,即“一个统管机构、两支管理队伍、三种供水站类型、四个工作站点、五定巡查制度”,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水务部门与镇街密切协作,提升监管质量。其中,明确规定由诸暨市水务集团负责全市农村供水站的运行管理工作,由集团巡检人员和属地镇村协管员两支专业运维和日常管护队伍。同时,按设备现状将供水站分为标准、普通、简易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就近、快速服务原则,将全市供水站划分为4个片区分片运维。此外,建立了“五定巡查制度”,即通过定人、定时、定点、定责、定量,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二是水费收缴促管理提效。按照“补偿成本、优质平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根据工程覆盖范围及村集体情况,推行灵活定价、分类阶梯收取,实现“一村一价”,增强镇村协管工作的灵活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从“要我管”转变为“我要管”,形成长效管理良性循环。目前,诸暨市城乡供水工程收费率达100%,基本实现“即开即用、用完即关、即用即缴”,并将水费用于运行电费、水源管网维护及协管员补贴等,形成了供水全链条闭合圈。
三是数字改造促管理提档。诸暨市紧盯千人以上供水站实现水质、水量实时监测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全市32座千人以上供水站提档升级改造工作。通过增配先进膜处理、改造自动化控制及水质水量实时监测等最新设备,完善农村供水运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重要供水站智慧管理能力,实现供水站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工艺流程、实时调取运行参数以及及时调整供水等,完成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服务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