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结合,打造农业生态化
“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生态环保、循环发展,这是我们当前发展的基本实践。”陈家村大弘农庄园杨庄主介绍,庄园划出10亩牛场,养了60头牛,“粪便全部通过专门的排污系统,用于庄内果树、苗木、蔬菜的种植,是上好的肥料,舍不得浪费更不会造成污染。”据悉,大弘庄园是杨庄主自2011年承包荒山、林地、农田800亩建设而成,为了生态发展,仅排污设施这一项就投入近百万元。
解放人力,促进农业科技化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推动大桥镇农业智慧化也离不开科技。“种猪”养殖基地——开盛生态农业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的园区建设主要体现了人居式猪舍、节能低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休闲观光、传播文化六大特色。特别是随着科技化的渗透,各项成本大幅度降低。像用水、用电以及人工方面,都比传统养猪节省了三分之二,而育肥阶段的人工成本,只是原来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原来10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能完成。”
搭乘快车,发展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电商经济”“农业信息化”正在逐步被应于大桥镇农业生产生活中,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大桥镇着重发展本土农特产品“互联网+”产销模式,建立“淘江山”网上平台,打造“新鲜土味,私人定制”的大桥电商品牌。据了解,目前已有600多户签订特约供货协议。
立足特色,开拓乡村休闲游
大桥镇现已主动积极对接临镇耕读3A景区,欲打响桥头、西坂等村以饮食为特色的农家乐品牌,在乡村旅游热潮中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探索出大桥独具一格的民宿经济,真正实现“玩在耕读,吃在大桥。”
保障服务,提升幸福指数
国以民文本,乡镇发展利民为先。大桥镇始终将“幸福”作为发展的目标导向,力求将每一项基础服务工作做细,在创造条件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度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下到平日里关爱各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实施农村困难户住房救援,帮助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上到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农民健康体检、农村养老保险、血防等工作。
大桥镇是衢州市美丽乡村示范镇,自古以来被誉为鱼米之乡,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其农业发展备受瞩目。近年来,该镇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观念,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和家庭农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稳稳的将智慧农业形成大桥镇发展新特色。
最后小编了解到也亲眼所见,大桥镇以生态美、环境优、村庄靓为指引,把全镇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充分挖掘每个村的特色。
古樟小憩——仕阳尾村
进入村口,两颗千年古樟树与村边的小池辉映成趣,绿荫掩映,藏风得水,意境十分优雅,是夏日纳凉,冬日拉家常的好去处。千年古樟树年复一年驻守在这里,在绵延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庇护者着一代又一代村民。
多彩农园——陈家村
走进陈家村,一片生机盎然、多彩富饶的农园呈现眼前。该村是闻名的产粮大村,1958年被国务院授予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近年,陈家村延续传统,巩固粮仓地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引来了一批现代农企业来村“筑巢”。
宜养之地——西坂村
这里人杰地灵,在栉风沐雨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贤达才俊。这里的宅院错落有致,溪边山下没有城市的喧嚣,农舍里有的是恬淡和灵动。移步门外,处处青绿葱茏,看景日新月异、无时不变,细听一脉相承、从未改变。
小荷才露尖尖角,以上并不能全面直观地展现大桥镇的智慧与美丽,小编建议不妨约上朋友三两个,踏着春光去定能满载欢喜回。 来源: 网易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