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伟德中国网址!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
 
供水新闻

昆山引入智慧灌溉节水50%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6  浏览次数:560
     “自从这里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灌水、排水再也不用我们操心,省心又省工!”近日,在昆山花桥万顷良田天福生态园内,当地种粮大户庄雪龙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通过实施智能化精量灌溉,天福生态园在节约50%灌溉用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庄雪龙表示,以今年的小麦来说,天福生态园里的亩均产量比花桥其它地区高出至少8%。

“现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械化,但是稻田内的灌排水问题仍然主要靠人工进行,费时费力费水。以前这1800亩农田里,至少要8个人专门负责灌排水,现在这套系统智能化、自动化运行,顶多只要1个技术人员确保控制中心的正常运营。”花桥水利站副站长蔡向明说。

     据介绍,2012年,昆山市水利局联合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天福灌区开展了天福花桥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首次在灌区工程中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工程于2013年年底完成智慧灌区建设。

在花桥天福智慧灌区控制中心,记者看到,墙上一个巨型显示屏,对稻田土壤墒情和田间、渠系水位等进行着实时监测、分析。蔡向明说:“田间、路边安装了传感器、视频监控球机等仪器,随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作物生长情况等,采集点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到控制中心。”

蔡向明打开电脑,和记者一起查看后台记录:7月23日上午6点,5号水稻田块土壤15厘米深处水含量12%,25厘米深处为20%,低于当前水稻生长处于分蘖末期的用水需求。由于程序事先已经设定相应灌溉方案,控制中心后台自动发出相应指令,启动4个轮灌组进行精准灌溉。上午8点,土壤15厘米、25厘米深处的水含量分别提升至23.2%、26.3%,达到需水量,泵站自动关闭。

“天福灌区的1800亩稻麦农田实现了智能化灌溉,什么时候开闸放水,放多少水,全部智能控制,既节约了人力,又大幅减少排水,也防止了‘肥水外流’,不仅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也明显降低了肥料对河道的污染。”蔡向明说。灌区还科学构建了稻田——排水沟——湿地——内河为一体的生态净化系统,稻田排水经过生态系统的净化可二次利用,提高了项目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同时,水稻区采用三维植被网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等多种生态灌排水系统,在人工湿地中补充种植沉水、挺水和浮水植物,在调节水体、改善水质的同时还起到了美化环境的效果。  来源:苏州日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1946伟德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