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政府办公室获悉,我市将用3年左右时间,开展城市供水水源综合整治,使牛尾岭水库水源地水质达到城市供水要求,解决我市市区供水能力短缺和地下水超采的问题,建成我市城市供水备用(第二)水源以及建立水源保护长效机制。
据悉,对主城区地表供水源——牛尾岭水库水源进行综合整治,旨在解决城市供水能力不足、饮用水源结构单一、市区地下水超采等问题,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整治内容包括重点整治牛尾岭水库及其相关水系的水环境,修复牛尾岭水库水质,启动地表水供水,推进备用(第二)水源建设,加快构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我市将开展点源污染清理工作,对牛尾岭水源和湖海运河饮用水水源级保护区范围内的点源污染进行清理。控制农村生活污染,按一户一池的要求,在库区周边建设860户村民的沼气池。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按每一自然村至少建一池标准,建设垃圾集中收集池,并定期转运到市垃圾处理厂集中作无害化处理。把牛尾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种植的约2240亩速生桉林改造成其他涵养水林,建设湖海运河沿线(渠首至老丫沟段)涵养水林带。在水库流域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指导保护区范围内现有的耕地进行生态农业种植。截流湖海运河沿线污水。实施包括设置隔离带、库前生态系统工程、人工生态湿地、生物浮床、水栖动物投放、生态网膜、库区周边污水截流等内容的牛尾岭水库水质修复工程,改善牛尾岭水库水质。实施北郊水厂取水口和制水工艺改造。推进备用(第二)水源建设,完成北郊水厂备用(第二)水源输水工程(洪潮江水库输水工程)前期工作。编制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及时出台管理办法,建立牛尾岭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广西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