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
昨天早上,西园路和西环路交叉口的一根供水主管发生漏水,供水管网所的抢修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记者赶到时,抢修人员已经站在大太阳下勘察具体情况了。虽然还不到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是沥青路面已经被太阳晒得十分烫人。抢修工人爬上爬下检查设施,招呼同伴操作施工机械,打电话呼叫相关部门……还没过多久,脸上就渗出汗水,工人们只是胡乱一抹,用衣袖擦去汗水。
“得先勘察好现场情况,再商量怎么开挖抢修,我们一步也不能离开。”现场的抢修人员告诉记者,接到抢修任务,不管气温再高,工作人员都必须尽快赶到现场,一直工作到通水为止,因此大家都不怎么在乎形象,出了汗就用衣服擦擦,一天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记者看到,现场很多工人都头顶毛巾,这是他们擦汗的工具,也是防晒“神器”。
由于破损的管道深埋在地下两三米处,开挖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下午4点半。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时,挖掘机已经将路面挖出一个深坑,三四个抢修工人跳进狭窄的坑里,用铁铲继续挖掘,脸上的汗一颗一颗地往下滴。
抢修人员个个晒得像包公
58岁的张菊生是抢修队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满头大汗地蹲在刚挖出的土坑旁,一边低着头查看坑内的情况,一边指挥挖掘机继续开挖。
与现场抢修的年轻人不同,张菊生在短袖T恤外面还套了一件衬衫。“我们长期在太阳下晒,穿长袖长裤是为了防晒。”张菊生告诉记者,干了几十年的抢修工作,他在太阳下就晒了几十年,防晒经验一箩筐,不过干起活来都顾不上了。记者留意到,虽然只有50多岁,但是张菊生看起来要比同龄人老很多,尤其是脸特别黑,脸颊处还有不少黑斑,这些都是被晒出来的。张菊生笑着说,他老婆最不喜欢夏天,因为大夏天顶着烈日抢修,衣服被汗水不断浸湿又不断晒干,有一股汗臭味,领子和后背处还会发黄,特别难洗。
供水抢修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水问题,是个分秒必争的活,为了能及时修复管道,抢修有时一干就得几十个小时。“一接到重大的抢修任务,我们基本都是从早上干到深夜,半夜回家洗个澡,睡两三个小时,凌晨又出来干活了。”张菊生说,实在累得不行,有的抢修人员就在路面草地上打个盹,大家都没有怨言。
15支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
夏天正是用水高峰期,各种故障报修也接踵而来。供水管网所负责人姚忠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供水热线一天要接到六七十起报修,小到居民家到户水管漏水,大到主供水管道的故障,为了及时抢修,15支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
记者简单算了一下,按照一天接60起报修计算,如果每趟抢修需要花一小时左右,每支队伍一天要出去4趟,至少在高温的室外工作4小时。“花一小时就能结束的抢修任务是最简单的活,有时抢修漏水管道需要开挖地面,花个半天甚至一天时间都很常见。”姚忠说,顶着烈日工作对于抢修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现场,一位抢修人员开玩笑,“基本上每天回家都是浑身湿透,这么热着热着也就习惯了。”
昨天,记者在现场体验了两个小时,已经被晒得头昏脑涨。然而,施工人员不但要忍受烈日的炙烤,还要在高温下开挖路面,寻找漏水点并进行电焊修复,一直工作到深夜。
志愿者:林辛毅
看着抢修工人们奋不顾身的背影,他们不仅在和故障做斗争,更在和炎炎夏日拼体力、拼意志。一件件湿透的衣衫,并不是水管中沾染的水渍,而是汗水。看着如战斗一般的抢修过程,我内心感慨,“大夏天,还好有他们在啊!”今后,再在路边看到坚守在高温下的劳动者,我肯定充满敬意。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