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城市的命脉。在惠州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繁华与古朴并存的城市里,一条条供水管道在不为人知的地下,纵横交错,紧密相连,源源不断地为市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输送着“血液”。
作为我市以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为主,集工程设计、管道安装与维修、二次供水清洗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一类独资企业,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肩负着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及周边乡镇130多万人口的生活及经济建设用水重任。
多年来,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为适应惠州经济发展和市民安全饮水需求,加大供水设施建设投入,以“安全优质供水,用心服务社会”为宗旨,全力提高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优质供水服务。
潼湖水厂投产水量水质双提升
从日供水能力70万吨到90万吨,2014年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的日供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而撬动供水能力提升的杠杆就是潼湖水厂。“自去年7月份以来,即使是用水高峰期,我们也感觉到水流量很大。”对于仲恺高新区的不少居民来说,潼湖水厂对于缓解南部片区用水紧张局面的成效他们的体会最深刻。
潼湖水厂是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民心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总规模为60万吨/日,其中首期工程20万吨/日,去年7月正式投产。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区净水设施构筑物、水源工程和全长约8公里的dn1600上水管线及全长11公里的新华大道出水管道四部分。在工程建设阶段,仲恺高新区、市国资委及水务集团全程跟进和斡旋协调,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克服了征地补偿、上水管铺设难度大等困难,发扬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以保障工程质量为根本,确保了该项目如期投产。
潼湖水厂的投产不仅带来了供水量的提升,还进一步提升了水质。潼湖水厂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出厂水水质达到直饮水标准。潼湖水厂供水主管与惠城中心区的供水主管连通,形成南北互补的供水格局,可以有效满足供水调配需求。同时,潼湖水厂以观洞水库为备用水源,对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保障仲恺高新区的长久发展,打造平衡协调、科学合理的供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条条供水管道接入千家万户,编织成一张关系城市生存发展的供水脉络。目前,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现辖江北水厂、河南岸水厂、桥东水厂和潼湖水厂,日供水能力90万吨。dn100以上供水主管道1000多公里,供水范围东到平潭,西到梅湖,北起小金口、汤泉,南到永湖、良井,方圆370多平方公里。
改造旧管网优化供水布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残旧管道对居民日常用水带来的影响也在日益显现。对于小金口惠博路段的一些居民,特别是高层客户来说,用水问题让他们“比较烦”。因为供水不足、供水压力偏低等问题,居住高层的客户需加装压力泵才能用水,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为有效解决小金口惠博路段供水问题,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组织实施了惠博路dn600供水管道,历时两个月完成铺设。2015年1月9日,全长600多米的小金口惠博路段dn600供水管道接驳工程完工通水,使该片区的供水压力提高到3公斤,困扰该片区多年的水压偏低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居民陈先生兴奋地表示:“现在不再需要加装压力泵,看到水龙头汩汩流出的水,心情顿时觉得舒畅!”
2014年,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还稳步推进旧管网改造工程,对桥东、桥西、下角、小金口、河南岸、龙丰、三栋等片区残旧老化管网进行了改造,全年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改造完成dn100及以上管道7.8公里,dn100以下管道约23公里。惠博路段dn600供水管道、惠澳大道dn1000管道等工程相继竣工验收,使供水管网布局得到进一步更新与优化。自2005年起至今,旧管网改造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42亿元,改造完成各类口径供水管道400多公里,有效解决了因管道残旧用水受影响区域的水压和水质问题。
整合乡镇供水推动供水一体化
去年12月19日,正值深冬,气温下降,路上鲜有行人,但在三栋镇鹿颈村黄塘湖段dn400供水管道工程现场却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施工景象,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寒风冷雨中克服困难,通力合作,同时启用4台大型挖掘机进行现场作业,一直奋战到深夜,使得该工程顺利完工。三栋镇鹿颈村黄塘湖段dn400供水管道的完工,有效解决了鸿海工业园区及周边供水问题。该项工程是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东进西扩、南延北扩”的供水发展战略及推进乡镇供水一体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去年初,相继与永湖、良井、平潭等镇政府签订接管经营框架协议;去年9月4日,市水务集团与当地镇政府签订移交协议,将上述3家企业授权公司管理;去年10月29日,永湖、良井、平潭3个分公司举行了更名揭牌仪式;去年11月11日,与惠城区芦洲镇政府签下框架协议,接管经营芦洲镇供水市场……2014年以来,在市水务集团的统一部署下,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持续推进供水一体化工作。
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全方位助推新接管区域的供水发展迈向新台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供水服务。该公司去年还高质量完成惠州机场dn200供水管道的铺设,并实现通水,为复航提供了切实保障。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有关负责表示,“在市水务集团的统一部署下,公司正持续推进供水一体化工作。对已接管的乡镇供水市场,进一步优化当地供水设施,推动管网互联,提升它们的运营管理和供水服务水平。把供水区域的扩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将优质的供水服务带给千家万户。”
相关新闻
去年实现安全优质供水“零事故”
安全优质供水是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2014年,公司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水厂设备检修、加强管线巡查等多项措举,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全年安全优质供水“零事故”。该公司共开展4个季度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去年全年向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下发了62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及时督促落实整改;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明确责任与分工,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量化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度。
从2014年11月起,各水厂按计划开展年终检修工作,对机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及时更换或抢修存在故障隐患的机组,确保供水生产设施完好。同时,加强水厂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水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设备检修信息的记录工作。各营业窗口加强管道巡查,特别是城市建设及一些道路改造施工现场,派专人跟进施工进度,如有发现威胁管道安全的,及时与相关施工单位沟通,以确保供水管线安全,避免出现意外爆管事故。
除此之外,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开展漏氯应急抢险、消防应急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同时,还与海事局、卫计局、环保局等多个单位联合举办水源水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供水应急预案,根据“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现有《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案》、《水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以《惠州市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指引,通过落实责任、逐级推动、典型引路和示范指导等措施,进一步健全针对各类供水突发事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
全市水费代扣客户超12万户在提升供水能力的同时,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多措并举致力于提升客户感知度和满意度,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供水服务。随着金融服务的发展,银行代扣等方式自动缴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就成为我市首批签约“缴费一户通”的窗口单位,市民可任意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代为办理水费缴纳业务,省去了窗口排队缴费的麻烦,真正实现足不出户费用缴清。截至今年1月15日,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水费代扣客户已超过12万户,占公司客户五成。其中,从2014年10月8日起推行办理水费银行代扣有礼活动以来,新增代扣客户12000多户。
家住江北的陈女士已经于去年办理了水费代扣业务,她介绍说:“每个月用了多少水费,需要扣多少钱,一条短信就清清楚楚,还省却了排队缴费的时间,省时省力。”不少客户提出的网上自助缴费诉求,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正在积极与有关部门磋商洽谈,以期尽快实现网上缴交水费,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的缴费方式。
针对在营业厅办理缴纳水费的客户,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诸多便利措施。为方便客户在非上班时间到网点缴费,2013年11月开始,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桥西营业所和江北营业所每周日上午8:00~11:30照常收费。在此基础上,2014年江北营业所和供水服务大厅又增加了中午服务,每周一到周五取消中午休息,照常营业,接受办理缴费、报装等业务。“中午和周末都可以缴费,不占用工作时间,很方便!”在营业厅缴费的市民纷纷点赞。
为传播供水信息、加强与客户交流,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开通“惠州供水”微信公众号,公司相关动态信息传播能力进一步提升;客服中心年处理电话呼叫量为94490个,日均受理电话呼叫量259个,所有个案回复率和办结率力求达到100%。同时,通过惠州供水网客户留言、客服邮箱、客服qq、局长信箱、信访平台等网络问政平台共受理网络问政个案1379件,回复率和办结率都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