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伟德中国网址!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

浙江湖州:让社会资本激活环境治理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614

  浙江省湖州市紧邻太湖,生态环境建设起步早、力度大,且经济较发达,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经验。近几年来,湖州市深入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市场化改革,新建了一批民营的环境基础设施,是全面探究市场机制引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样本。

  《中国环境报》调研组近日赴湖州市就社会化资本助力环保设施建设进行了调研。

  一、总体情况

  浙江省湖州市共有污水处理厂43座,其中24座采用BOT模式运营,19座主要采取TOT模式运营。市区和3个县共建有4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部为民间资本投入建设,采用BOT模式运营。同时,还有民营的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病死害动物处置中心,可日处理工业危险废物20吨、医疗废物10吨。

  总体看来,除BOT模式的污水处理企业收入仅能基本维持运营外,其他的民营环境基础设施企业均实现了盈利。

  湖州市采用TOT模式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均有10%左右的收益率。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收益率达9%。综合来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资较大,成本回收周期较长。但由于这些项目属于政府购买服务范畴,且是政府特许经营,竞争压力小,收入较为稳定持久。

  湖州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环境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了社会、政府、企业的共赢。

  以采用BOT模式运营的湖州南太湖垃圾焚烧项目为例,目前已投资3.2亿元,每年焚烧垃圾约30万吨,每年发电5000余万千瓦时。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bevitor伟德国际1946官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Baidu
1946伟德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