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从江苏宜兴市的丘陵山地流出,经周铁镇汇向太湖。这个昔日污染严重的“化工之乡”,如今河水清清,白鹭蹁跹,获“中国最佳人居范例奖”。
6年前,周铁镇党委书记裴焕良在一次干部会上提出要争获“中国最佳人居范例奖”,干部们哄堂大笑。全镇化工产业占比高达85%,“化工之乡”还能成为绿色发展典范?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2007年8月12日,周铁镇第三化工原料厂两位工人登上30多米高的烟囱顶,挥大锤敲掉了这个‘污染标志物’。”裴焕良说。
紧接着,“化工之乡”实行了密集的专项整治,先后关停109家化工企业,全镇财政年收入骤减4000多万元,“再痛,我们此后也没批过一个化工项目。” 存活下来的几家化工企业,则经历了比关停更艰难的转型阵痛。
曾经独大的化工产业,已悄然淡出;取而代之的装备制造业,正成为周铁镇新的顶梁柱。目前,该镇机械装备生产企业已达190家,固定资产原值超30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全国“单打冠军”型企业就有5家。
2007年盛夏,太湖因蓝藻暴发引发供水危机,不少地方湖水像“酱油”一样。“以‘湖’为鉴,可正发展观。”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表示,“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唯有铁腕治污,发展转型,才能让太湖重现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