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飘落的细雨,丝毫没有影响城南最大“水缸”——郭公庄水厂的施工进度。北京自来水集团透露,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将于10月底按期完成土建施工,2014年年底具备通水条件。届时,困扰南城多年的水质硬度偏高问题将迎刃而解。
12个“大水碗”已完成土建
8月28日,位于南四环附近的郭公庄水厂工地,工人们在秋雨中干得热火朝天。“我们全力保证水厂清水池按期封顶。”北京自来水集团郭公庄水厂项目办主任唐升卿指着施工图介绍,清水池是自来水在水厂的最后一站,自来水要在这里停留6至7个小时,进行最后的水质安全检验和消毒处理。
与清水池相比,水厂的核心工艺车间——机械加速澄清池已在稍早前完成土建。12个4米多高、碗状硕大水泥结构体,6个一组,分列于厂区中央的格栅间、提升泵房东西两侧。“郭公庄水厂的制水设备共有两套,互相独立,以便一组检修时不影响另一组正常工作。”北京自来水集团基建工程管理部经理孙东说。
南水北调来水在南干渠郭公庄分水口进入2.4米内径的输水管线,要再“跑”3.8公里才能输送到郭公庄水厂。“原水进厂第一道工序就是进格栅间。”孙东说,格栅间内的设备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筛子眼”仅有10毫米。水过格栅间后,超过1厘米的杂质、鱼、树枝等都被隔离在外,通过集泥斗排掉。
12个“大水碗”已完成土建
8月28日,位于南四环附近的郭公庄水厂工地,工人们在秋雨中干得热火朝天。“我们全力保证水厂清水池按期封顶。”北京自来水集团郭公庄水厂项目办主任唐升卿指着施工图介绍,清水池是自来水在水厂的最后一站,自来水要在这里停留6至7个小时,进行最后的水质安全检验和消毒处理。
与清水池相比,水厂的核心工艺车间——机械加速澄清池已在稍早前完成土建。12个4米多高、碗状硕大水泥结构体,6个一组,分列于厂区中央的格栅间、提升泵房东西两侧。“郭公庄水厂的制水设备共有两套,互相独立,以便一组检修时不影响另一组正常工作。”北京自来水集团基建工程管理部经理孙东说。
南水北调来水在南干渠郭公庄分水口进入2.4米内径的输水管线,要再“跑”3.8公里才能输送到郭公庄水厂。“原水进厂第一道工序就是进格栅间。”孙东说,格栅间内的设备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筛子眼”仅有10毫米。水过格栅间后,超过1厘米的杂质、鱼、树枝等都被隔离在外,通过集泥斗排掉。